算算認真持續每天泡咖啡應也7年多了吧
其實我並沒有咖啡癮,喝咖啡應算是我心情轉換的一個開關
自己創業10多年來,大部分都是一個人
早期每天忙完我都會利用去郵局的時間
去7-11或85度C買杯拿鐵再順便買個小點心
當成工作到一段落的轉換
後來開始騎車,看車友用顛倒壺
似乎很有趣,也去弄了一個
慢慢的義式咖啡機也入手…算算我泡咖啡的工具應不下十種
其實只要豆子新鮮加上即磨即泡
怎麼泡都會有不錯的好咖啡
喝了好幾年的拿鐵,
最近因為我的咖啡老師兼敗家好友(應有人一猜就知是誰)
帶了他的濾壓杯來找我
現磨現泡,只要調好適當的粗細(中度粗,不要太細不然會過度萃取及有渣),
算好3-4分鐘的時間
就可品嘗單純的香醇咖啡
過程中磨豆香氣、沖泡後的咖啡香氣以及入口後的回甘
真的是一大享受!
有人說喝咖啡會上癮,但我沒有,不喝也不會沒精神
喝了也不會睡不著,基本上天生適合喝咖啡
不過我非常喜歡沖煮這過程
是心情的調適也期待沖泡完的成品
漂亮的拉花或是一口香醇的回甘
講那麼多,回到正題
過年前剛好要從美國買東西回來
就順便逛逛看有沒有具保溫性或便於攜帶的French Press
說真的非常多,我在ebay及Amazon各買了一個回來試試
ebay買的
Bodum 11055-16 COLUMBIA Double Wall
4-Cup French Press Coffee Maker Stainless
及Amazon買的
Presse by bobble, On The Go Brewer, Silver
名字都很長
這二個都有保溫效果,且看起來都蠻有FU的
因為我一天只泡二次咖啡
下午大都是泡義式拿鐵
所以早上先試試Press by bobble
沖泡方式
簡單說是4茶匙研磨適中的咖啡粉
10-13oz的熱水,留1/2-1英吋空間
再泡3分鐘(後面我再實際泡)
第一次使用前最好用熱水泡一次到二次
不然會有些塑膠味,應是中間內杯套筒的防漏圈遇熱的味道
不過它還蠻好清洗的,所有部件都可拆開
壓上上蓋後,倒過來,發現只有一開始會從氣洞出水
但流一下子可能因為壓力,就不會再流出
把內杯拉出來後,底層還有水
表示如果實際在泡咖啡時,咖啡渣被壓到下層時
上下是可隔開,也就是不會因為長時間的置放
而造成上面萃取後的咖啡變濃變苦
再看一下內杯的下方有個濾杯
內凹的設計,預留了咖啡粉膨脹的空間
用來保持氣密的矽膠圈也可拆下清洗
這應是耗材,不過我想用個幾年應沒問題
這個濾杯做得很精細,也是這個杯子的關鍵
看似有孔洞,但如果不加壓水就過不去
以上的清洗動作是我昨天做的
今天一早就迫不及待想要試試
我是有電動磨豆機,但泡單品我大都用手搖的
最近很喜歡用這款朋友送的日本製PORLEX手搖磨豆機
輕巧、陶瓷磨盤,可磨出不錯的顆粒
如果想要外出使用,可先把豆子放在裡面
平常我都沒量重量,大概是Double的咖啡量
14-16g間即可
把熱水倒進去,大約留個1.5cm左右
如果講究一點,可以拿手沖細口水壺慢慢畫圈倒水
蓋上上蓋,看要直接開口喝,或是倒到小杯子
我喜歡倒到Bodum雙層杯裡喝
覺得比較有FU也比較不會燙到口
早上泡這一大杯,我約喝了3個小時
想到喝一小杯,到最後一杯溫度都還蠻熱的
且不會有一般濾壓壺的咖啡渣
算很不錯的設計
假日就可以把手搖磨豆機及這個bobble帶回家繼續用
其實它也可以泡茶,有空再來試
明天再來試泡Budum的濾壓壺
========================
再看看外杯底層,咖啡渣及殘水都在裡面
沒有影響到上層內杯的萃取結果
========================
粉絲團QRCode
想知道一些有的沒的有趣的無聊的,就來Follow吧
可掃上面QRCode
或下面直接去按讚

可掃上面QRCode
或下面直接去按讚
訂閱Youtube頻道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