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幾乎每個小朋友多少都會接觸到『益智遊戲』
其中以積木類最常被用來當作潛能開發的工具
甚至有些大人還會為積木或公仔著迷
以我們家為例,DD從小就喜歡科學類的東西(要動腦的)
所以從小就讓他上國語日報的科學課程
而寒暑假又會參加各種冬、夏令營
也都以科學、潛能開發、益智類為主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上班無法陪伴
再來就是他個人也很喜歡這類課程
結果幾年下來,這種益智教材就一堆了
有水動力、綠能科技、簡單機械….
但因為都是上課時老師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教
課程結束幾乎都不會再去玩它們
而我因為沒有實際參與,也就提不起興趣研究它們
我想很多家長都和我一樣,家裡有一堆這類教材
丟也不是,不丟卻很占空間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總有人能發現人們的需求
創造出解決生活問題的工具
最近接觸到『Jimu Robot 互動益智積木機器人』
說真的,一開始我覺得它和上面那一堆是一樣的東西
但詢問DD是否有興趣玩玩看
他當然說好(因為他真很愛這類東西)
加上他最近迷上MineCraft,想讓他玩玩別的(每天一直盯著螢幕玩,有點太誇張XD)
嗯~那就來玩看看吧
這組是知名智慧型機器人 UBTech 優必選(Youtube影片)科技的產品
國內由先創科技代理,隨盒都有附保固書
本來是英文版,到台灣就多了個中文袖套
因為廠商說很簡單,只要下載app就知怎麼玩了
所以看不看得懂英文就也不是那麼重要
(不過app有中文可放心)
前面幾頁像是書一樣,大概就是請你去下載app
iOS及Android都有
這組是探索者(初階版)Explorer Level
可做出五個造型:海獅、鸚鵡、企鵝、機器人和恐龍
372 個零組件
7 個馬達
1 個電池
1 個控制器
1 個充電變壓器
而零件也很有系統的分類放置
這二個插削拔起來就可取下電池
不過事實上可以不用動,因為變壓器是直接插在控制器上充電
帶回家後利用假日時間
父子倆一起來玩吧
其實我超久沒有玩這種東西
(心理其實一開始覺得無聊)
先下載app『JIMU』(只要下載一個app就搞定了)
這個起手式,和我平常測智能手環、耳機…有點像
一進來就是LOGO的動畫
一進去有官方模型、個人模型及社區的選項
當然先官方五個模型先選一個來玩
我和DD同時看上第二個『寶寶』
就是機器人,感覺組好後當裝飾應也很好看
點下寶寶後,就開始一步一步教你做了
這個app真的做得很細,完全是3D教學
可以用手指頭放大縮小、翻轉你想看的角度
裝上去就變這樣
裝上去時,記得要聽到「咔」一聲才算是有到定點
在紫色盒子裡,這盒放的大都是固定用零件
對了,這些零件和樂高的EV3零件是相容的
因為步驟都差不多
以下我就跳著介紹
再來要接第2顆馬達了
且注意,馬達號碼不要拿錯,不然會錯誤
一眼就看到P13了
其實找零件的過程就很有趣,
好像父子在比誰先找到
有些看起來一樣,但左右方向相反
所以有些挑戰性
剛剛所有app教學過程我有錄下來
可看看,3D教學真很清楚,根本不用老師
零件還剩一些,這些不要亂丟
最好都放回原盒子收好
因為不同造型需要的零件不同
一般玩具模型到這就結束了
但對JIMU來說,這才是開始!
先充電再說~呵~DD好想快玩
但總要有電才行啊
剛創建完成,可以選去動作功能那或是遙控器功能
其實二個意思差不多,只是遙控器功能可設定8個鍵要做什麼動作
此時app的左側可看到電池電量及藍牙正常的符號
而右側可先點『動作』進去玩一下
此時姐姐看我們做好的成品也跑來搶著要玩
就一起每個動作都玩一下,拍了段影片
最後的『跳舞』動作,我們都笑了!
就是這段跳舞,再配個不同的音樂
也可以自己編程
這就難一點點,我就叫DD自己隨便玩
結果他就設計出這些動作流程
這天我們共同完成了一個機器人
過程中有親子互動、有動腦找零件
有互動爭執對方裝錯、有姐弟槍著玩
總之很有趣
我問DD說我們把它拆了,再做別的好嗎?
他竟然捨不得,呵~其實我也是
這隻好可愛啊!
算是繼『Dobby口袋自拍無人機』後的新歡
最後做個小小結論
現在很流行的STEAM教育
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
藝術(Arts)和數學(Mathematics)
其實就是要你多動腦、多思考
這組JIMU,透過『動態組裝』『內建動作』『記憶播放』
讓整個過程更加有趣
這比起去上一週的課,拿一套粗糙的教具
回來就丟在旁邊,真的是好太多了
至於和競品的比較,個人覺得這組比較簡單好上手
在價位上也比較合理
這組現在也上了北京的Apple Store
看了上面影片,不要嫌它太簡單
要複雜也不是不行!
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看看
有問題也可問我
========================
想知道一些有的沒的有趣的無聊的,就來Follow吧
可掃上面QRCode
或下面直接去按讚
點閱: 27